在贵州,稻可“道”,非“常稻”。
早在4000年前,贵州已开始种稻。在赫章县原可乐公社乌家湾子山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人们发现了用于收获禾穗的双石孔刀,加工谷物的石杵和石磨盘等。中国早期的稻作民族,百越系民族在贵州深耕至今。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心中,水稻是有灵魂的。苗族人一生最后归宿是穿着盛装返回祖先居住地,那里是鱼米之乡,洋溢让人安稳踏实的稻花香。
悠久的历史,各各不同的立体小气候,农耕文明衍生别样民风民俗。这块土地耕耘出特色稻米,长出璀璨稻作文化,润泽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
春夏秋冬,记者花了近一年时间,行走贵州村村寨寨,下田插秧,上山打米,采访村民、寨老、专家……试图从贵州独特细腻稻作文化追寻风土的香气,看到人情的光辉,诠释贵州稻作里的“道”。
袁小娟 图/文
11月5日秋收。
离2022年立冬只有两天,深秋的阳光依旧炽热地将花溪高坡这片黑米地染得金亮。
拿起镰刀,弯腰,一把拽住沉甸甸的稻谷,斜着刀口,一刀一茬,干燥的稻谷应声到手中。六茬一捆,摆放地上。
太阳烘烤着背,凉风拂过脸,软糯的米香飘来。受惊的蚱蜢跳进更深的稻浪处。我的世界,安安静静,沉浸在“唰唰唰”爽利的收割中,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黑米历经210天成熟。这是今年高坡稻田最后的丰收。
农耕文明带领人类迈入了繁荣和进步。在漫长的时光,人类精挑细选无数食物,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大米作为主食。一株小小的绿色植物怎样变成一碗手中的米饭,让我们千百年来靠这个似乎平凡的主食代代繁衍?
2022年,在贵阳花溪高坡这片土地上,跟随闲土农场的步伐,从春耕到秋收,采访摄影,记录老稻种在这片土地繁衍历程。
育秧
4月10日移栽秧苗的“温室”。
清明节后,闲土农场开始育秧了。这个小型家庭农场由一家三口一狗一猫组成。丈夫是当地小学老师,朋友们称为“光头强”,妻子杨婧懿负责打理种植和销售。90后的杨婧懿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闯荡了几年,拿了上海“五四青年”奖章,回到贵州创业。
种自己一家三口要吃的好米,挑的是老稻种。对他们来说,曾陪伴祖辈风风雨雨数百上千年的老稻种,有着久远亲切且强大的力量需要细细品味,需要在自己手中传承下去。
首选了高坡当地濒临灭绝的老品种红米。贵州拥有丰富的地方稻种种质资源,高坡红米可追溯到当地村民五代人以上的历史。千挑万选了老品种白米毕福和蓬梗,老品种糯米和黑米育秧。用的是自然农法,生产高端生态米,销售到省外。
谷粒在水中浸泡了三五天,裂开缝,伸出了嫩绿的芽。发芽的秧苗需要移栽到田里,慢慢长到尺把长,才开始移到大田。
春天是一年最忙碌的日子。期盼着大地能给予丰厚的回报,便得做好滋养大地的投入。再小的田块,无法使用农机,人们都在精耕细作。牛太大,换上马拉犁。杂草踩下去,便能成为有机肥。光头强为农场租种的170多亩土地做足了功夫,一车车拉来牛粪等做有机肥。
4月10日育秧前翻土增加肥力。
有经验的种田人,一般不会光看土地上的禾苗是否壮硕,伸手下去,感受大地真正的力量。
光头强曾经去一些标榜种植有机食材的地方。挖挖土,一条蚯蚓都没有。那片地的生态系统正在默默凋零,上面的植物怎能呈现最好的姿态。
共生和谐才是自然界的永恒轮回。
插秧
6月7日插秧。
芒种后,插秧的日子到了。
春日野花处处绽放,梯田汪着一泓泓透亮延伸新绿到更远的山那边。风车在山顶缓慢有力地转着。白云盛开蓝天,大朵大朵。天高云低,仿佛伸手扯下一片便是香甜的棉花糖。
去年第一次下田,我脱下鞋袜,赤脚感受人和土地的链接。今年我穿上了深及大腿的“插秧王靴子”。五月天,水是温热,大地扎实敦厚,富有弹性。我弯腰跟在苗族阿妈们的后面学插秧。
两三根苗一兜,用力插进田里。慢慢也就熟悉了。
秧苗齐齐整整,在微风中。
偶尔抬头看看天。
田里深一脚软,浅一脚滑,每一步进退,都不太容易。埋头专心插秧,有种异常的踏实。
田边的午饭让人回味无穷。两个箩筐简单一摆,放上木板就开饭。胡萝卜炒肉、豆腐干炒肉、茄子肉末、素豆角、老南瓜、西红柿鸡蛋和凉拌酸菜摆开。山里的食物,简单炒制水煮,便用最质朴的滋味征服了城里人。食物原本是什么味道,恐怕很多人已记不清了。
6月插秧田边午饭。
风起,吹来一场淅淅沥沥小雨。人们或蹲或站在雨中吃,嘻嘻哈哈拉着家常,毫不在意。包着黑色头巾的苗族阿妈说到高兴的事儿,拉开嗓子唱两句。
苗语歌声自然畅快。是与大山相应和的声音。
我端着饭盒站在田边吃。油润的高坡红米带着醇厚的米香。这才是食物的本味吧。
雨,清凉地触摸着脸,浸润头发。
五六分钟后,雨停了,太阳钻出云层照耀大地,在山间画出一道彩虹。田里顿时闪烁五彩斑斓的光。
壮丽,充盈天地间,从宇宙洪荒奔腾而来,似乎从未停歇过。时间的永恒,一瞬间,完美阐释。
天边晚霞卷卷青山间。人们从光头强手中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回家了。远远传来苗族阿妈们的歌声。
6月稻田。
夏日除草
8月13日度夏。
夏天,是稻谷秧苗吸饱天地能量成长的日子。夜间极为安静时,甚至能听到从地下冒出一节节向上生长的声音。原来这就是“拔地而起”的自然妙答。
除草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工作。野草疯狂地长。循着自然农耕的方法,用的是费时费钱的人工除草。大地承受除草剂这样猛烈化学药品的伤害,也会以寸草不生告知荒芜的恐怖。
“农药化肥本来只是为了辅助我们获得更好的食材,结果常常变成了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的灵丹妙药。除草剂几块钱就能解决问题。提早上市时间能获得更高经济收益,大家会拼命上药,催熟催大。”光头强摇摇头。
对大地始终怀着几分敬畏,似乎是遵循自然农法人的信念之一。
八月中旬扬花。
这是一个干燥居住的夏季。进入八月,抗旱变成重头工作。靠水库近的红米田,抽水机日夜工作。
稻谷扬花挂穗时节,便不再除草了。人进去,会弄断谷穗。
高坡,是贵阳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夏季的星空,浩瀚无垠。闲土农场山谷的入口处,天鹅座正展翅翱翔。巨鲸、猎户、仙女、大熊、小熊座……在农场上方的苍穹排开。
天布五行,以植万物。
光头强以前最爱躺在山坡上,那时没有那么多光污染,星星们沉甸甸地要扑到身上似的。
深秋,最后一块黑米田成熟时,你会看到,银河正在那里闪耀。
秋收
10月末的黑米稻田,快要收割了。
抱一把谷子,塞进田间的打谷机,正面反面左右晃动。直到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饱满的谷粒一颗颗进入白色的口袋,成就了颗粒归仓的圆满。
红米最先收获,白米,糯米,黑米次第收获。收完谷子更忙。晾晒是一场阳光的洗礼,也是人们经验的拿捏。晒得太干会爆芽,谷壳裂开,米爆出来。晒多了进打米机脱壳便会碎。
红米只需要晒两天太阳就足够了,放进仓库里,时间自然会让色素沉淀,从白色变成红色。糯米要沐浴最少四天以上太阳才会变得雪白。
晒的时候,每隔一小段时间用耙小心地翻,谷粒沙沙作响,谷香扑鼻。晒干每一颗谷子是种田人的珍惜。
初冬
初冬第一碗新米饭。半禾共作提供
初冬暖阳,坐在闲土农场玻璃木房子前,远处稻田里堆满了成垛稻草。木桌摆上新米饭,盘盘碟碟里的美味,都是自己种的各种蔬菜。黑米粥红米饭糯米饭,朋友们一起分享大米的盛宴。
光头强三岁多的女儿歪着头,吃得认认真真。农场的“保护神”牧羊犬丸子围在旁边,麻脸猫馋得在桌边伸头伸脑伸爪子。
杨婧懿是满意的,这些大米送检570多项指标,零农残。
延续老稻种们的生命,从这片土地收获身体所需要的能量,感受力量从祖辈传承下来,塑造出一个更为活力充沛的自己,构成寂寂山谷里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陈耕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