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5日电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央企正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
7月1日,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并网发电,标志着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发展全面提速。
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并网发电。受访者供图
据中油电能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王军介绍,该项目利用两个水面,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18.73兆瓦,年均发电275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十四五”期间,大庆油田力争建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替代率达到20%以上。
而这只是央企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中国海油日前发布的《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碳排放强度力争下降10%至18%,力争到2050年,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
截至目前,国家电投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3915.41万千瓦,光伏装机规模4423.45万千瓦,水电装机规模2462.69万千瓦,核电装机规模921.27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62.39%,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6月29日,国内首个高盐、高矿化度矿井水水域漂浮电站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宁东电厂正式移交。该项目总装机17.94兆瓦,占湖面面积300亩,生产运行期为25年。项目投产后,平均每年可提供约2506.8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节约标准煤7643.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5吨。
最新数据显示,1至5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5%。截至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11亿千瓦,同比增长15.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表示,央企加速产业转型与布局有利于较快降低整体产业转型与发展成本,加快落后产能退出与低碳发展步伐。同时,有利于发挥央企示范与带头作用,凸显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带动其他企业的节能减排降碳与低碳投资热情,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CCUS技术研发与应用
6月28日,中国海油、广东省发改委、壳牌集团和埃克森美孚以“线上+线下”形式共同签署大亚湾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简称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300万吨至1000万吨)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将通过捕集装置,收集大亚湾区各企业在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压缩后以管道等方式,输送到附近符合条件的海域进行封存或地质利用,将为我国大规模开展CCS/CCUS项目建设提供工程经验和技术数据,促进我国CCS/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和产业能力成长。
CCUS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再利用和封存,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前,越来越多的能源企业正加速推动CCUS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长庆油田采油五厂CCUS项目综合试验站。受访者供图
中国石油统筹推动“十四五”CCUS300万吨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大庆石化、吉林石化分别完成40万吨和60万吨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可行性研究;大庆油田完成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年输量100万吨和300万吨的管输设计方案;大庆敖南油田CCUS一期工业化试验方案完成,长庆油田、新疆油田开展了试验方案的论证和优化,推动方案编制和现场实施。除建成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之外,“十四五”时期,中国石化还将依托南化公司等炼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力争在华东油气田、江苏油田等再建设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
在电力领域,今年3月,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在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开工建设。该项目立足百万吨规模以及全机组的低成本碳捕集和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为支撑火电厂低碳化转型积累经验。
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指出,推动建设低成本、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CCUS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部署示范项目,帮助煤电行业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帮助化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深度脱碳。
责任编辑: 陈耕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