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的契机
在艺术院校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门工作近五年,如何最大效果推进社会美育工作,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的时候,我努力从儿童的公共教育入手,开展高等教育不能覆盖、中小学教育又不能兼及的、能够在原作现场感受艺术与设计的公共教育模式,受到了孩子、家长和学校的欢迎,也为小朋友们埋下现代设计的种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正当我们打算不断深化这种形式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最严重的时候,博物馆因此关门——没有观众的美术馆意味着什么?
在这期间,公共教育多数在线上开展,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我在多次返乡期间,不断寻找出路……后来发现,贴近生活的现场艺术,拉近与民众的距离,是一种最好的交流方式,既然美术馆、博物馆里暂时不能开展活动,那么我们到山间去、到溪边去,到孩子们身边去。
这几年,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镇化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到城市务工,村里出现了一些以老人孩子为主的留守群体,孩子们虽然有规范的现代学校,但美育这一块由于师资条件所限,且与升学率无关,因此在乡村很多地方并不受重视;同时,许多产业兴旺的乡镇,文化设施却十分缺乏。我决定从偏远的山区学校开始,了解他们的需要,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项目推广到乡村,看看能否走出一条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新路径。中国美院的美术馆群十分具有特色,它是一个包含四馆的美术博物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以及潘天寿纪念馆,分别收藏和展出现当代美术、民族民间艺术、外国现代设计和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相关内容,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公共教育资源能从古今中外全方位形成结构,不仅提供有关的课程和原作观摩,而且也能根据需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形成一个积极互动的美育系统。
在田野中编织艺术
2021年初,我开始初定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计划。9月,我一个人驱车来到浙江中部山区的磐安县双峰小学,与徐美伟校长探讨“馆校合作”的可能性。公共教育不占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而通过与美院学工部、研工部的合作,招募志愿者参与支教,有关的材料工具等费用,则设法取得长期支持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中国首家设计公益基金“创基金”的帮助。在磐安县委宣传部陈新森部长的支持下,中国美院美术馆群与磐安双峰小学、方前镇中心学校、榉溪·杏坛书院等正式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始了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我们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研发了适合1至6年级不同阶段的美育工坊课程。
主题的确立是工坊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青青子衿·小小汉服设计”课程,以汉服文化传承为脉络,向孩子们展示华夏衣冠复兴的历程,重点介绍汉服的概念、穿着、礼仪、发展史、款式、纹饰图案、配色等。同时,我们也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支教老师与志愿者助教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协作,通过折纸、测量、裁剪等步骤,完成一件量身定做的小汉服。
另一课程“田野沉浸式艺术课程—秋色·植物纤维编织壁挂”,则是引导孩子们到秋收的田野中去,认识收获后田野的美丽。视觉设计的老师先精心为小朋友们手绘了课堂小手册,然后带领同学们到田间、溪边,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并采摘植物完成自己的作品。我难忘孩子们在阳光下的田野中雀跃的情景,也惊讶于他们能将那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编织出如此美丽有趣的艺术作品。
去年春节前的一次艺术工坊,是民艺工坊主题“欢过神虎大年——木版年画拓印”。我和金晓依老师、雪润枝老师一起商议,利用馆藏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雕版,为留守在家的小朋友在学校组织木版年画拓印活动。孩子们由此掌握了年画的知识和拓印技法,同时自己拓印的作品还可以拿回家贴起来,受到热烈欢迎,有几次,甚至在旁边观看的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要求一起参加。
“寓教于乐”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历来被认为是通过快乐的学习方式展开,但实际操作时往往会流于初级和简单,这也是公共教育通常面临的难题。今年3月的一期题为“春蚕游丝”的艺术工坊,我专程去请来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先生,来担任儿童艺术工坊的艺术指导,在榉溪村的杏坛书院,为期2个月。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带领孩子们从卵的孵化开始,通过饲养、观察蚕宝宝的生长,以及知识讲座,了解从蚕到丝到织物的过程,了解中国传统的丝织文化;二是在梁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丝的当代表现,启发孩子们思考农耕文明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这里面的内容,既包含了艺术表现的形式,也结合了诗歌、文学、音乐等内容,是一次十分丰富系统的公教活动。
“无边”的艺术心
美术馆的“有墙”是为了建立一个相对安全、专业的展示空间,是为了在这个空间里更好地展示艺术作品,但是,这种传播艺术的方式并非是唯一的形式。通过一系列在乡村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我在不断思考当代艺术和设计的专业发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引导孩子们通过在地文化、乡土环境和材料理解自然,感知世界,激发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从身边发掘各种媒介材料,探索艺术表现,开展创作,这里面,实际上浓缩着一部艺术的发展历史。很多时候,我都会因孩子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有的表现力而得到启迪。在艺术面前,从来没有年龄之分,艺术的感性常常超越审美的局限,促使我去思考艺术的“无边”。
我打算要把这些艺术工坊中孩子们的作品好好保存起来,将这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中的成果,选择地方去展出,让更多的人知道、欣赏和理解他们“无边”的艺术心。
(作者:刘一蓝,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公共教育部主任)
责任编辑: 陈耕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