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楚雄4月25日电 (熊佳欣)“云南楚雄绿孔雀数量不断增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2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亟须促进绿孔雀种群交流,加强绿孔雀分布国家间的交流合作。
绿孔雀素有“百鸟之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全球性濒危”等级,目前仅片段化分布于云南及东南亚的局部区域。作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绿孔雀种群数量约为555至600只,云南楚雄是中国绿孔雀分布特别集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区域,被称为“中国绿孔雀之乡”。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张文旺介绍说,通过生态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楚雄绿孔雀种群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已达300只左右,接近全国总量的50%。
据统计,楚雄州双柏恐龙河保护区面积已达17534公顷,增加68.7%;建设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卡点8个,绿孔雀饮水点21个、食源地4块,实施退耕还林2.24万亩;布设绿孔雀监测样区、样线、红外监测相机等,对12687公顷绿孔雀重要栖息地实施有效监测。
近年来,云南通过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专项拯救工程、开展科研监测、规范保护标准等举措,大力开展绿孔雀相关保护工作。绿孔雀栖息地生态明显改善,保护取得显著进展。
据杨晓君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获取了首个绿孔雀基因组,开展种群基因组重测序辨别纯种绿孔雀,并与东南亚绿孔雀分布国家进行组织样品交换,开展绿孔雀保护国际交流合作。
“目前,种群隔离是绿孔雀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杨晓君表示,当前全球绿孔雀种群分布趋于分散,存在陷入“死亡漩涡”的风险,即因种群隔离致使基因交流受阻、残生率升高,最终导致物种数量急速下降。“保护极度濒危物种绿孔雀,不仅要推进其栖息地生态保护与物种监测,还要促进绿孔雀小种群之间的保护与交流,在相对分散的种群之间建立生态廊道以加快通联,并加强物种基因、保护经验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2021年10月,云南集中发布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3个野生动物保护20项地方标准,填补了包括绿孔雀在内的野生动物保护标准空白。其中,绿孔雀保护地方标准包括《纯种绿孔雀鉴定技术规程》《绿孔雀野外救护及放归技术规程》《绿孔雀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对加快推进绿孔雀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绿孔雀保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完)
责任编辑: 吴瑜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