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资料图) 南沙区政府 供图
中新网广州3月1日电 (王坚 谢子亮)广州市“南沙区开展营智环境建设试点”新闻发布会1日举行。会上,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家炳介绍,目前南沙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5万人,已累计兑现人才政策奖励约18亿元。
张家炳重点介绍了南沙的优惠政策,根据相关政策,该区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目前,南沙已累计兑现人才政策奖励约18亿元;同时,南沙还对重大科研平台给予最高2亿元的资金支持,“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
张家炳表示,建设一流“营智环境”,就是系统打造更加有利于人才自由成长、人才顺畅流动、人才价值实现、人才智力资本增值的一流人才发展环境。
记者从该发布会获悉,相对“营商环境”聚焦于商事主体,“营智环境”不仅聚焦于人才的发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产出和市场化运用。近年来,南沙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执信中学南沙校区等一批优质医疗、教育资源,解决人才在南沙发展后顾之忧。
目前,南沙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5万人,是2016年的9.4倍,高层次人才数量自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101%;在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方面,集聚广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建成广东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和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52个。
“南沙的科研环境对于我们科研人来说十分友好,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都落户南沙,科创资源的集聚对于我们进行科研交流及实验室资源利用是十分有利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后吴宝兰表示,南沙的科研环境和政策都很好,有助于其开展深海大洋机制对中国近海环流影响的相关研究。
谈及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与“打造一流‘营智环境’”之间的关系,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局长郑翔表示,试点打造营智环境作为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有益探索,将贯穿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全过程,赋能国际化人才特区创建工作加速推动。(完)
责任编辑: 吴瑜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