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与青藏高原研究样点(A–C)区域气候(D)灌木更新(E)大气环流与灌木更新线性关系图(F)。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通过对比“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和北极格陵兰岛东部地区灌木更新动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持续的气候变暖抑制或减缓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灌木(丛)更新。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23日发布消息说,由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完成的这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成果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既为高寒生态系统应对全球变暖提供有效预警信息,也强调减缓气候变暖对全球碳中和的普适性意义。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梁尔源研究员对媒体表示,气候变暖正显著改变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青藏高原和北极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敏感的地区,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典型先锋实验区。而灌木是分布范围最高、界限最北的木本植物,灌木种群的更新可为了解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性提供关键指标。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团队研究发现,20世纪30年代左右,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灌木更新已达到种群更新峰值,格陵兰地区灌木更新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达到峰值。此后,这两个地区灌木更新呈显著下降趋势。研究团队还发现,升温已超过灌木更新的最优阈值,近几十年升温以及大气环流变化所加剧的水分胁迫,是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灌木更新下降的关键限制要素。
梁尔源指出,未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可能进一步约束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灌丛分布边界的扩张。(完)
责任编辑: 吴瑜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