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综合快讯 > 热点聚焦

每逢佳节被催婚 两代人婚恋问题交流困境如何打破?

2022年02月11日 16:22:4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字体:
-->

  杨朝清

  一项调查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面对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无论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哪怕是父母亲人也只有在过年才有更多聚会的机会。“每逢佳节被催婚”说到底就是两代人之间的话语体系存在代沟,螺丝拧不进螺母。对年轻人所在的城市不够熟悉,对未婚青年的工作生活也不甚了解,关心婚恋状况成为父母亲人与子女打交道的一种方式、一个话头。

  由于思想观念不同,两代人在婚恋问题上态度迥异。尚未进入婚恋既有“居大不易”的生存压力,也有婚姻半径扩大、婚恋竞争加剧的无奈;此外,讲究感情契合程度、追求生活方式合拍度、在乎价值观一致性,让“愿意等待不愿将就”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父母亲友的催婚催恋,既源于个体的老经验、老办法,也源于熟人圈子的影响。在焦虑的裹挟下,习惯拿“别人家的孩子”当参照物的中国式父母,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不愿意子女“掉队”的他们,渴望通过形形色色的催婚催恋来激励和鞭策未婚青年“婚恋要趁早”。

  进入婚恋既要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也要形成健康、成熟的婚恋观。父母亲人习惯结果性评价,往往只在乎“有没有”;年轻人却在乎过程性评价,在意“好不好”。哪怕是剩男剩女,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婚恋进入上的尝试与努力;长辈们不仅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给年轻人更多成长空间和过渡地带。

  “每逢佳节被催婚”的背后,隐伏着两代人的交流困境。部分年轻人先入为主地断定 “说了也不懂”“说了也白说”,放弃将自己的生活境况、感情遭际跟父母做深入的交流。这需要一些父母也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理解体谅子女的生活现状。当双方都能够主动调试、积极沟通,“每逢佳节被催婚”才能够变成良性互动的契机。


责任编辑: 吴瑜

381 0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

 


阅读上一篇: 广西百色:医疗生活物资充足 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阅读下一篇: 天津中小学生2月23日起返校上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