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全民普法 > 法治新闻

多写3字赔近3万,离职报告的坑该填上了

2022年01月25日 10:34:25 来源: 澎湃新闻
字体:
-->

  一场离职,有人“赚了”,有人“赔了”。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员工因离职吃哑巴亏的事。

  比如,因为套用网上离职文书模板,有的员工文尾多了“请批示”三个字,被企业以“旷工”之名告上法庭,结果赔了2.9万元;有的未写明离职的具体原因,只拿到了6400元被拖欠的工资;有的轻信企业提供的统一离职模板,忽视了一句“双方再无其他争议”,没有补发加班费……

  以“请批示”三字为例,一个字近一万元,代价的确惨重。老实说,员工吃了这个哑巴亏,从司法途径却很难扭转回来。

  毕竟,白纸黑字的离职报告就摆在那里,里面的内容也是员工亲手撰写,或者签了“同意”的。如果在法庭上说,自己用错了文书模板,或者没看清楚公司统一模板中的坑,表示想吃后悔药,想来法庭也不会支持。

  吃一堑长一智,员工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特别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避免一脚踩进坑里。

  但是,光靠员工长记性、变聪明,是远远不够的。员工又不是律师,没有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和维权技能,怎么可能斗得过公司里“养精蓄锐”“见多识广”的法务?

  面对暗藏机关的格式条款,姑且不说普通人,就算是律师,也很难一眼看出其中的“道道”来。或许有人会说,自己不懂,可以请懂的人嘛,可是为了离职,还得请律师或专家,花费的不菲成本,也是很多员工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有些明晃晃的窟窿,也用不着请律师。网上离职文书模板各式各样,普通劳动者不能分辨,依据《劳动法》等法律,负有保护劳动者权益职责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会组织,能不能加强规范和引导,提供一个净化版的官方制式模板?

  我觉得,可以有。员工想要离职,在这些部门的官网下载即可,“照猫画虎”去填写。这项基础性工作,既不费多少气力,又履行了责无旁贷的法定义务,何乐而不为?

  保护劳动者权益,任重而道远。人们常以为,劳动者权益就是平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权、休息权等,却往往忽视了,劳动者还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在离职环节也应得到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份离职报告多写3个字,劳动者赔了将近3万,这也是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发出的提醒。有关职能部门,除了帮劳动者“补课”外,还有必要在规范文书模板、加大监督检查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法定权益。

  柳宇霆


责任编辑: 吴瑜

542 0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

 


阅读上一篇: 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窗口” 最高法政治部负责人就“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答记者问 阅读下一篇: 800多场官司背后 涉嫌敲诈的“00后”职业打假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