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骏杰怎么也没想到,和初中同学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由于中考模拟考时只考了240分,所以沈骏杰参加了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自主招生,并顺利考入该校,学会计。而他的那位同学则按部就班,考上了当地一所优质高中。三年里,他们在不同的学习路径里朝着目标向前。最后,两人都考入宁波财经学院这所本科院校,一个读财务管理专业,一个读金融科技专业。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这样“完美逆袭”的故事虽然称不上凤毛麟角,但也不多见。不过,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像沈骏杰一样,不用参加普通高考也可以上本科。
从2022年起,山东、河南两省数万名中职生有望通过职教高考读本科,两省均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考试办法,报考人员可为中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50%。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把“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列在“十四五”期间“重点要做的三件事”之首。职教高考究竟是什么样的高考?它与普通高考有什么关系?它将如何运行?
与普通高考并行不悖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称,将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此前,中职毕业生如果想进一步深造,多以高职院校为目标,参加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单招或者普通高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中职学校9865所,在校生1628.14万人。
“中职学生升学路径不开阔,如果马上就业,年龄又过小。长此以往,也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普遍弥漫着关于办学定位的迷惘心理,到底是为升学而办,还是为提高就业技能而办。”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庆坦言。
“目前,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单招等升学模式缺乏选择性,途径极其狭窄,它不仅没有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反而使得具有普适性的专业教学标准没有了需求空间。”徐国庆说。
提到职教高考,则不得不提春季高考。
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等地实施春季高考,至今一直实行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两种高考模式,春季高考考试内容包含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均可报考。
“春季高考是为了减轻考生压力、增加考试机会、探索分类考试而设计的,但试点实施后并未在全国推开,原因在于春季高考的招生计划多为高职高专而设,本科计划较少,且名校鲜有参与春季招生,故对考生吸引力不强。”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介绍,春季高考与职教高考有较大区分,只是夏季高考拿出了部分计划到春季。
与春季高考相比,具有开放性的职教高考,从考生来源到录取院校,招生考试的两端都在扩大。它允许所有高中毕业生,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报考,此外具有同等学力的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也可报考,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可招生录取。
在考试内容和难度设计上,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也存在差异。
“普通高考具有高难度的特点,试卷区分度的设计往往着眼于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群体,对成绩普通甚至在底部的学生来说,区分度往往无法体现。”胡向东表示。
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各省高职(专科)批最低投档分数线均在200至400分左右,多所高校在江西省录取线仅为150分。
“从考试通道上,考高职专科的学生应该与考本科的学生分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是两个类型的教育,从试卷内容和能力要求上也有区别。笼统归于普通高考一张试卷,无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发展需求。”胡向东说。
与普通高考一样,职教高考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目标下的中国特色考试招生体系的一部分。胡向东表示:“职教高考将计划单列、单独举行,本科段招生计划数每年也在增加,是与普通高考并行不悖的另一个‘赛道’的高考。”
以专业大类为基础设置考试科目
职教高考到底考什么?
目前,职教高考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行,湖北实施技能高考,广东进行“3+证书”考试,这些考试被视为职教高考的试点探索。以上考试内容可归纳成“以专业大类为基础设置考试科目”“以基础内容为核心确定考试范围”。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有358个,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教高考涉及的科目数量,将远超过358个。
“如果每年都要给每个科目出一张试卷,命题的工作量将无法估计。因此,职教高考不以单个专业为单位进行考试,而以专业大类为单位实施考试。职教高考招生专业和中职教育中开设的专业,并不一一对应。所以,要根据不同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共通性将其汇集成一个专业大类,设置相应的考试科目,以便与高等教育专业大类之间建立对接关系。”北京一家高职院校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举例说:“烹饪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没有成为独立的专业,可以把该专业归入食品与营养大类。这样一来,拓宽了中职生的升学渠道,使他们能获得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会。”
“在专业大类划分后,专业大类中的基础性教育内容会纳入职教高考范围的考试内容。”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祁占勇介绍,目前,各省职教高考通常设计成“1+2”课程模式,即1门专业基础课程加2门专业核心课程,3门课程应涵盖该专业大类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考生也需要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
职教高考技能考试该如何考
1月6日,广东省2022年“3+证书”考试中文化素质考试结束,考生参加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科目考试,“证书”考试即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已于上一年完成。
截至目前,各地已公布的职教高考方案,均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考试模式。
湖北技能高考则以机电类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试点,考核标准为初级工技术标准,考试内容为钳工、车工、铣工,考生任选一种参加。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档,考生的技能考试成绩必须达到D以上,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年6月的文化考试。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湖北技能高考中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和旅游类的考试组织工作。该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渠介绍:“除计算机类是通过模拟考试系统(平台)考试外,建筑技术类实操包括施工图识图和测量操作,要运用到软件和实际测量工具。旅游类包括导游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类别,导游实操主要包括导游讲解和才艺展示部分;酒店管理实操考试包括,客房、中西餐和前厅基本技能等。”
一位参加过酒店管理技能考试的考生告诉记者,她抽到的题目是中餐摆台和礼仪展示。中餐摆台要求五分钟内完成三个位置摆放盘子碗筷杯子,同时在杯子里放入折花。礼仪展示为口头回答,“礼仪展示的题目均在题库里,只需背诵即可”。
“目前,职教高考面临最突出问题是技能型考试该如何考,这关系到职教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徐国庆分析,究竟选择哪些工作任务作为试题,在工作任务中考察哪些重要的技能,并设计何种载体以综合考察这些技能,都是影响考试效度的关键。
李洪渠坦言:“考生来自全省不同市州,完成考试需要至少两天。实践操作考试环节众多,还要准备设施设备和组织考务人员。对于学校来说,组织考试难度很大。”
警惕职教高考唯分数化
《山东省职教高考政策15问》介绍,山东省职教高考本科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到2022年,将增加到7万人左右,职教高考的本科升学率将提高。
“职教高考是为提升技能建构的招生考试体系,目的是为有兴趣特长及先天禀赋的从事某一职业技能学习的个体,提供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不会抢占高等教育资源。”祁占勇认为。
职教高考对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招生和分类培养两个环节上。但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是否愿意参加职教高考,背后体现的是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
2021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1240名技能高考毕业生就业率为98.06%,其中升学人数339人,升学率为27.34%,相比以往数据,愿意参加职业高考的越来越多。李洪渠表示:“接受职业教育后,孩子能不能继续提升学历,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拥有体面的薪资,是家长们的普遍担忧。如果改善这两点,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就迎刃而解。”
“职教高考即将大面积推行,但要警惕将职教高考唯分数化、普通化、形式化。”祁占勇提醒,职教高考需要将个体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发展潜能放在首要位置,切忌将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职教高考是不同于普通高考的一种考试类型,其在考核科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体现着其类型特征,不能“一张卷考所有人”;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与标准上,凸显实践导向;注重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不能通过简单设置几道考核问题或者是评判已完成的作品,就给予考试结果。
职教高考要统筹设计,多种渠道并行,毕竟它直接对口职业需要,应从职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考试。徐国庆建议:“在考试导向性上,要充分发挥职教高考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实际,设计选拔标准、考试内容和方式。”
在李洪渠看来:“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只是选拔方式不同,没有好坏优劣的区别。普通高考的选拔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学科能力、学术潜力。职教高考制度则主要侧重对学生应用、动手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性向的筛查和甄别。”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共有1486所专科类学校及32所职业本科类学校,此外,部分省属本科高校和应用型本科也设置了相关职教专业,但是计划录取量均不大。
“要打通职教高考升入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路径。普通本科高校也要招收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做到既横向融通,又纵向贯通。即便在清华、北大等研究型大学里,也有很多应用型专业。作为与普通教育高考制度具有同等功能的高考制度,职教高考只要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进行设计和调整,选拔出符合具备专业学习能力的学生即可。因此,国家要从整体角度明确职教高考的建设计划和建设进度。”徐国庆说。(本报记者 陈鹏)
责任编辑: 吴瑜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