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上海、广州相继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北京市按照线上线下、班型大小制定了4种收费标准,将于2022年2月21日(2022年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实施,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的管理,参照此标准执行。
2021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一系列雷霆之举让教育风气为之一新。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
“双减”阶段性成果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想加速教育回归,强化教育初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双减”背景下,学科类培训班何去何从?转为非营利性后如何规范?该收多少费用?这些问题关乎“双减”的深化推进,而政府指导定价标准,被认为是监管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最后的靴子”。
中央出台“双减”政策时,明确要求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并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在推进“双减”的过程中,各地陆续就学科类校外培训政策征求意见,出台了相应的标准。
在具体操作中,各地大多将培训班型分为小班(10人以下班型)、中班(10至35人班型)及大班(35人以上班型)。价格浮动幅度均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此外,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标准课时时长为30分钟,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标准课时时长为45分钟。实际时长不一样的,按比例进行折算。与之前动辄几百元的收费相比,政府指导价无疑彰显了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非营利性本质。
既然是非营利性的学科培训,就应该守住公益的初心。在“双减”的风潮中,一些培训机构主动求变,纷纷谋求向在线授课转型。然而,个别培训机构仍然存在牟利思维,定价过高。如某教培巨头转型推出的一种课程,拟实行远超上述标准的收费。该教培机构表示进行全面整改,下架上述课程App及相关小程序。对于已经收取的费用,公司称将依照政府指导价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操作处理,拟退费的无条件退费。
明目张胆的超标收费固然令行禁止,私下搞“小动作”变相提价也要严加提防。有关部门要加强线上监测和线下巡查,及时查处学科类培训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不明码标价以及非学科类培训不明码标价、价外加价、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违法行为。
出台政府指导定价的初衷,是要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能规范经营,因此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对收费政策开展评估。还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完善,尽量满足学生差异化教育培训的需求。(胡欣红)
责任编辑: 吴瑜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