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全民普法 > 法治新闻

公司喊你领补贴?警惕这种新型“钓鱼”邮件!

2022年01月04日 11:29:17 作者: 陈曦 来源: 网络转载
字体:
-->

  近段时间,不少职工最期待的便是年终奖和各类补贴的发放了。不过,一些诈骗分子也瞅准了这个时机,骗术再次“上新”,让一些职工的辛苦钱打了水漂。

  “接相关部门通知,本年度社保补贴已开始发放,请于24小时内自助扫码办理,逾期视为放弃!”近日,辽宁大连市民李先生收到一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发来的邮件,此时距领取时限已不足1小时。他来不及细想,立即扫码办理。

  扫码后,李先生进入了名为“2021全国人社补贴申领认证中心”的页面,文中列出了所谓“最新补贴项目”,涉及重大疾病医疗费、购房、生活费补贴等7项内容。然而,按照提示输入身份信息后,他等来的却不是补贴,而是银行卡消费5000元的短信。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2021年9月以来,全国多地反诈中心接到报案,不少职工收到“领取补贴”类诈骗邮件,或是通知自行申领工资补贴,或是打着人社部旗号发放社保补贴。年终岁末,招数再次升级,奖金绩效的发放成为诈骗新幌子。

  在江苏无锡警方公布的一起案件中,市民贺先生收到“年终工资补贴”领取邮件,并特别标明“收到请勿声张”,他将信息全盘托出后发现以POS消费的形式被刷走7000元。在同一时间,公司同事王某和郭某某以相同方式各被刷走5000元。

  那么,仅靠一封邮件,诈骗分子是如何得逞的?在此类案件中,为降低受害人警惕性,嫌疑人先以技术手段攻破企业邮箱,后以人事、财务部门名义发送假通知,诱导员工填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卡内余额等信息。紧接着,嫌疑人根据银行卡余额确定诈骗的“目标金额”,迅速网购便于变现的充值卡等虚拟物品,并再次套取银行发送的付款短信验证码,从而实现盗刷。

  “相较于批量通话、群发短信诈骗,此类精准投放的‘钓鱼’邮件迷惑性更强,不法分子躲在屏幕之后步步引诱,将潜在受害者拉入圈套。”北京星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郝旭东认为,企业邮箱“失守”是导致诈骗的先行条件。他建议,企业应定期检查内部邮箱的登录模式、改设复杂密码、开通安全认证,并提醒员工如遇类似情况,首先要与公司核实。

  警方提示广大劳动者,政务服务不会通过邮件形式提醒,凡是遇到不明链接、二维码务必谨慎操作;作为到账类交易,领取各类补贴均无须告知卡内余额,如果对方进一步索要短信验证码,基本可以认定为诈骗;当收到“钓鱼”邮件时,应积极向反诈中心举报,一旦遭遇网络诈骗,要保存好交易记录等证据材料,及时报警求助。(记者 陈曦)


责任编辑: 陈耕

424 0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

 


阅读上一篇: 全国首例“古村落”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阅读下一篇: 浙江通报10起粮食购销领域涉嫌违纪违法案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