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11月30日电 题:驻外夫妻伴随中老铁路“成长”“成家”
作者 陈静
“到今年,我已经驻老挝11年了。我和妻子在这里相聚、结婚,共同见证中老铁路从无到有,未来也将继续在这里工作、生活,和中老铁路共同‘成长’。”30日,电话那头的王福德说话慢慢悠悠、笑意盈盈地向记者讲述夫妻俩与中老铁路的故事。
王福德是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市场开拓中心高级业务经理,云南国际公司老挝工作组综合副组长,先后参与了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项目、中老铁路老挝段外部供电项目、老挝国家输电网项目等重点互联互通项目。他的妻子黄菊在中国铁路国际公司负责翻译工作,推进中老铁路合作项目建设。
近期,中老铁路通车在即,但老挝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保障铁路顺利通车,夫妻二人在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老挝开启了“996”工作模式。王福德白天要和老挝相关部委、国内同事协调中老铁路境外段保供电事宜,晚上要及时和同事开视频会议沟通工作安排,还要统筹做好防疫、后勤、内外协调工作。黄菊则正为通车仪式做准备,各项工作千头万绪。
说起这些年驻外工作的感受,王福德说:“在境外做项目,真诚沟通、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很重要。亲兄弟间都会有不同意见,何况是两个国家的人民,但只要双方不断沟通,就能找到共识、达成一致。”
中老铁路项目的推进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王福德和妻子黄菊一直坚守在老挝一线,他笑称,“她修铁路,我供电,我们的家就在这里,老挝万象。”在常年驻外坚守的过程中,原本急性子、直肠子的“东北汉子”王福德变得更像一个温和耐心的老挝人,夫妻二人也发挥语言优势,结交了许多老挝挚友,成了名副其实的“互联互通之家”。
“我和爱人从异地恋,到在老挝相聚、结婚,再到铁路建成通车,可以说是和中老铁路一起成长直至瓜熟蒂落。”王福德告诉记者,他和黄菊是广西民族大学老挝语专业的校友,大学毕业后,分别到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和中国铁路国际公司工作。妻子于2013年开始参与中老铁路建设项目,2015年到老挝负责翻译工作。2016年,两人终于在相恋十年后步入婚姻殿堂。
“当时我们在国内领完证,还没来得及办婚礼就回万象了。老挝朋友们知道后,坚持为我们办一场老挝婚礼,这让我非常感动。”王福德回忆,婚礼当天,他和黄菊身着老挝传统新人礼服,在老挝朋友的家中,按照最传统的方式进行典礼。时任老挝公共工程运输部副部长拉塔纳玛尼还以新人长辈的身份致辞,他说,“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驻老11年,王福德对老挝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充满了感情。中老铁路即将通车,王福德、黄菊还有他们的老挝朋友也期待满满。
“车辆交付仪式那天,很多老挝朋友联系我们,想去现场和‘澜沧号’合影。可以看出,他们很期待铁路通车。”王福德说,中老铁路通车后,从万象到中老边境将由原来的两天半缩短到4小时左右,更多老挝人民可以乘坐火车去中国,了解中国,对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两国的民间交往、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坚信,“人员流动起来,民间交流多起来,双方更能互相理解,两国人民也将越来越亲,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完)
责任编辑: 卢贝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