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寄递行业快速发展
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等违法犯罪
呈现大幅上升态势
最高人民检察院11月25日发布消息称
最高检已于10月20日向国家邮政局发出了“七号检察建议”
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2个有关部门
推动强化安全监管
堵塞管理漏洞
促进寄递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检察建议书指出寄递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法人员利用“网络+寄递”形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大幅攀升
·同城直送、众包配送和智能快递柜等新业态没有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
·部分寄递企业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在执行中流于形式
·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防范寄递违法犯罪的意识能力有待提高
检察建议书提出相关建议:
·全面深入调研寄递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新时代强化寄递行业安全监管的政策措施
·对同城直送、众包配送和智能快递柜等寄递新业态,以及大宗货物托运行业从事寄递业务等问题,出台相应管理规定,完善行业规范,消除监管盲区
·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抽查或明察暗访等方式,实现常态化监管;推进寄递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
·提高寄递企业及相关营业网点的准入硬件、软件要求
·细化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的操作规范,推广验视留痕、人脸识别、二维码扫描、寄递系统与身份信息绑定等经验做法,推进实名收寄和收寄验视制度落地落实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检察公益诉讼的衔接协作机制,及时移送寄递违禁品案件线索并对公安、司法机关反馈的寄递企业涉案情况作出行政处理,督促相关企业全面整改
·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积极开展预防寄递违禁品宣传
策划:赵承
监制:张旭东
统筹:谢良、杨进欣
记者:刘硕、戴小河
编辑:聂焱
设计:张晨光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