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与法 > 爱心慈善

北大荒精神 黑土地上铸就的精神丰碑

2021年11月15日 16:55:17 来源: 央视网
字体: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 黑土地上铸就的精神丰碑

央视网消息:这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一年的粮食产量能为1亿多国人提供一整年的口粮。然而在七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无数中华儿女带着必胜的信念扎根北大荒,开启了一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拓荒进程。

七十多年的光阴里,几代北大荒人的接续奋斗让曾经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被称为“北大仓”的黑龙江垦区。他们也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生命培育和锤炼出了不朽的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地处高寒地区,因“荒芜”得其名。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1947年起,一批批人民军队从战场走向荒原,建立了一个个农场。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 高跃辉:(建立)农场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建设粮食工厂,生产粮食支援前线,同时也是培养干部,给农民做示范,为解放以后农村的发展建设积累经验。

当时的北大荒没房屋、没道路、没有必要的生产工具,气候条件十分恶劣。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三处处长 臧轶姝:凡是参加开荒建设的北大荒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也就是地当床、草当被,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物质条件可以依托。

总台记者 任秋宇:在北大荒的开发初期,拖拉机严重不足,但开垦的进度却一点也没耽搁,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北大荒博物馆这架垦荒者们曾经使用过的木犁上找到答案。当时的垦荒者们面临机械力量严重不足,想出了人拉犁的方式,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展现了北大荒人征服荒原的雄心和气魄。这架木犁也成为了北大荒人拼搏的象征,奉献的佐证。

在恶劣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到1955年,北大荒共建成农场54个,拥有耕地336.8万亩,职工2.9万人,也为此后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三处处长 臧轶姝:可以说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决策点燃了北大荒精神的火种,初期国营农场群的逐步形成成为孕育北大荒精神的摇篮。

从1947年开始,14万转业复员军人、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10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科技人员和许多地方干部先后来到北大荒,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向这片荒原发起挑战。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 高跃辉:凡是来到北大荒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北大荒这支队伍确实有一种朝气,昂扬向上、团结奋进、招之即来、来之能干这么一种精气神,这么一种团队作风。

七十多年的接力开垦让曾经的“北大荒”真正变成了“北大仓”。如今的黑龙江垦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七十多年来,黑龙江垦区累计生产粮食超过一万亿斤。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三处处长 臧轶姝:北大荒精神的内涵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可以说北大荒精神引领着几代北大荒人拼搏奋斗,建功立业,(也)成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座精神丰碑。


责任编辑: 卢贝

408 0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神州普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神州普法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神州普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神州普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神州普法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神州普法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神州普法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神州普法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szkx002@163.com  电话:18600107426

 


阅读上一篇: 用擀面杖、筷子、馒头……男子陪83岁母亲花式打乒乓球 阅读下一篇: 北京新增确诊病例轨迹涉多家餐饮场所 呼吁民众主动上报
相关新闻